一路青山綠水劉伯溫帶著劉義踏上了回鄉之路,劉義又擔又扛的好不辛苦,不免埋怨老爺不肯讓縣衙出頂轎子送他們一程。休息打尖時,劉義向劉伯溫打聽老家該有不少親戚吧?他擔心自己磕頭認親又得一番辛苦,劉伯溫笑著對他說,有些只有幾歲的小孩,論輩份劉義該磕頭叫爺爺呢。劉義頓感吃虧,嘟囔著早知道就不認他當爹了,劉伯溫笑道不是皇上多事,他還不想有這兒子呢,他要不願意叫爹可以叫別的。劉義說以後就叫先生。
劉伯溫回到兒時念書的村莊,眾鄉親紛紛下跪磕頭大喊恩人,因為大明開國各地都加了稅糧,唯青田縣因著劉伯溫的功勞免加,鄉裡鄉親都感激不盡。在接受了村民的熱情款待後,劉義背起行李跟著先生繼續趕路,但那官道破爛不堪,劉義走得歪歪扭扭像喝醉了酒般還摔了好幾個跟頭,頓時怒了,說要把縣太爺找來打屁股板。就這麼一路泥濘地劉伯溫走回了家,縣太爺在水路旱路都留了眼線,是既沒看到官船也沒看到官轎,壓根不知道劉大人是怎麼回來的,這邊沒等到人,劉伯溫的信到了,特意關照縣太爺走路去南田見他。劉伯溫回到老家和族長們商量著續族譜、修祠堂的事,並讓他們有事盡管開口,族長們說此地近海時常有海寇入侵,又指不上官府守軍,劉伯溫提議他們還得加強民防。正商量著,知縣終於走到了,劉伯溫問他這一路走得可辛苦?他問縣太爺平時為何不維護修膳官道啊?縣太爺推說上面撥款太少,杯水車薪,修了也跟沒修一樣,本地富戶則吝嗇守財,無心公益。劉伯溫說他有辦法籌款,但需縣太爺全力配合。縣太爺貼出告示,說劉伯溫省親途經九都嶺,屢見異兆,順觀風水發現多處有巨財奇寶埋藏,如有發掘者,錢財盡數歸己,奇寶以祥瑞上